《易隐》之中的卦命诀,很多人都听说过,但是此诀不但版本众多,甚至可以说错误非常明显,导致学者无所适从,实在让人遗憾直至。现今考证三个版本,望学者参考之。
第一种 :《易隐·卦命诀》:卯酉持世命居初,辰未持世身居二,巳午持世身居三;子卯(疑为亥)持世身居四,丑戍持世身居五,寅申持世身居六。
第二种 :《断易天机·李淳风定身位诗》:亥子持世身居初,丑戌持世二爻扶,寅申持世三爻觅,卯酉持世四爻居,辰未持世身居五,巳午六位定无殊。
《断易天机》与《易隐》在地支上有共通之处,然而在爻位上却互为世应。
第三种 :《皇极经世心易发微·取动爻》:动爻者,以支取也。亥子日初爻动,丑戌日二爻动,寅 酉日三爻动,卯申日四爻动,辰未日五爻动,巳午日 上爻动。 阳爻变阴,阴爻变阳。
此种方法即是按照阴阳升降而言。
第四种 :《断易天机·潜虚章》:凡坐方立物,飞禽走兽,云雨风雷、金石丝竹,皆可成卦。如鸦从西方来便为坤卦,看何时辰,如子午用初爻、丑未二爻,寅申三爻,卯酉四爻,辰戌五爻,巳亥六爻,以别内外自然知吉凶之理,一字一物皆可成卦,字数画物取五行消息。
此种方法按照爻位排列而言。
依卦命而言,自然为一卦气数之表征,而一卦之气数者,非阴阳升降之气不足以反映,学者仔细比较这几个版本,自然会发现其中规律。
亥子持世身居初,丑戌持世身居二,寅 酉持世身居三,卯申持世身居四,辰未持世身居五,巳午持世身居六,此说最为合理且正确。
《易隐》的取数法
《易隐》中的起数方法,在流传下来的六爻典籍中是透露最多的,我们可以将这几种方法排列出来,以便掌握其取数的内在规律。
一、干支五行取数法。
此法见于《易隐》身命占贫富章:“若乃家资之多少,则取财爻之纳甲,周先天甲己子午九,乙庚丑未八,丙辛寅申七,丁壬卯酉六,戊癸辰戌五,巳亥常加四之数推之,俱以本宫出现之财爻为主,不现则取伏财,如卦有二财出现则兼取之。
又有大象为本宫之财者,亦取其卦之干支兼论之,如壬申戌亥乾,乙癸未申坤,丙丑寅艮,辛辰己巽,戊子在坎,巳午在离,庚卯在震,丁酉在兑是也。如纯乾卦,二爻甲寅为财,甲九数,寅七数,共十六数。大富则十进千,六进百,为一万六千也。中富则十进百,六进十,为一千六百也。下富则十进十,六亦进十,为一百六十也。如小户则但以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之数推之,如乾宫寅木财,木三数,则一进十,乃三十两也。
以上旺相加倍,休如数,囚死减半。若太岁贵马福禄聚于财爻者,更益其一倍。月建贵马福禄聚于财爻者,更益其半。太岁刑破财爻者减其半。月建刑破财爻者,减其三分之一。若贵煞合益刑破合损,更不增损,只得常数。
又如天风姤卦,六爻无财,巽为木亦乾宫之财,巽宫二爻下伏本宫甲寅财,巽卦天干辛,地支辰巳,辛七数辰五数己四数,共十六,又加伏爻甲寅亦十六,共三十二数。大富则三十进三千,二进二百,为三万二千,中富则三十进三百,二进二十,为三千二百也,小富则十进十,二进二,为三百二十也,各以十倍之法增之。小户亦以五行之数,一进十而推之,如前法,旺相加倍休如数,囚死减半。岁月贵煞与岁月刑破俱照例益损也。”
在《易隐》求财占之占钱财数目章中也简单的描述,附录于下:“意其多者,取财爻之纳甲,以甲己子午九,乙庚丑未八,丙辛寅申七,丁壬卯酉六,戊癸辰戌五,巳亥常加四之数加减之。如卦有二财,世下伏财,变爻是财,四直又是财,卦宫又是财者,并取纳甲积算,旺相加倍,休如数,囚死减半,以定其数。意其少者,取财爻之支神,以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之数,随旺衰增损之是也。”
二、世爻状态取数法
此法见于《易隐》小试章第四名次高低节:以上名次,以世上纳甲取之,甲己子午九,乙庚丑未八,丙辛寅申七,丁卯壬酉六,戊癸辰戌五,巳亥常加四,世动则合变卦纳甲取之,或占时四直有与世同干支者,亦合取之,积算至几十几名是也,此断一二四等法也。若三等,旺则看世上支神,以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断之,相则以世上纳甲之干支取之,休则取干支而倍之,如一十三作二十六是也,囚死则取干支而进之,如一十进一百,三进三十是也。
三、世爻状态动变结合流年断数法
此法见于《易隐》朝庭占之卜国家年运章:“《易学主表》曰:凡天子自占,以世为主也。如世爻动变者,则将世爻数至变爻,以定其世与年也。如纯乾卦世爻壬戌,动化泽天夬卦丁未爻,则从壬戌数至丁未,乃四十六世。卜年,则四十六年也。
如卦变而世不动者,则以正变二世爻数之。如乾之姤,自壬戌至辛丑世,则四十世,年则四十年也。
如六爻安静者,则自所卜之年数至世爻。如庚寅年卜,则自庚寅数至壬戌,乃三十三世也,年则三十三年也。
若臣民代占者,以五爻为主也。如甲子年卜得乾卦,五爻壬申,自甲子至壬申,卜世则九世,卜年则九年也。余仿此。”
四、世爻流年取数法
此法见于《易隐》身命占六亲章断亡祖行位第几、亡故何年处:“断亡祖行位第几亡故何年,以本宫官鬼为用也,如庚寅年卜得火风鼎卦,本宫己亥鬼伏三爻酉金之下(不现则看伏鬼),己亥逆数至本旬甲午,乃第六位也,再从庚寅年逆数至己亥,便知某祖死五十年矣。”
@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@
声明:部分内容来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以上内容,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。